课程介绍:通过运用心理情景剧的技术和方法,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烦恼或困惑的问题,以角色扮演、情景对话、内心独白等方式编成剧本进行表演、分享和探讨,促进参与者的认知领悟、情绪表达和行为改变,同时给观众提供一种发现、思考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促进个体或集体的自我觉察、人际关系技巧、价值判断、自发行为与想象力,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教师介绍:李永慧,华东理工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临床心理咨询技术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市心理学会首批认证督导师,注册催眠师。研究专长:积极心理学、叙事治疗、心理情景剧以及表达性艺术辅导。
详细介绍:第一讲:心理情景剧的结构 (3学时) 要求掌握心理情景剧是探讨和解决心理问题的,以问题为主线展开剧情情节,其结构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分享感受四部分。 第二讲:心理情景剧的构成要素(3学时)心理情景剧构成要素包括,舞台、人物以及内容等三部分。首先要求掌握人物活动的地点和事件发生、发展的空间等有关舞台的知识。其次,需要了解掌握关于导演、主角、配角、观众等人物构成要素。再次,要掌握心理情景剧内容应当反映当事人的人格、人际关系、心理冲突、情绪情感等大众化、生活化问题,并有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内容流畅、有情节感、富于戏剧化,剧本是否有自己的创新等。第三讲:心理情景剧的常用技术一(3学时)了解掌握并辅助练习旁白技术,包括旁白、情景旁白、角色旁白技术,独白技术,镜照技术等。第四讲:心理情景剧的常用技术二(3学时)学习掌握并辅助练习空椅技术,包括倾诉宣泄式、自我对话式、他人对话式等三种形式的空椅技术,替身技术、多重替身技术等。第五讲:创作心理情景剧一(3学时)学习掌握创作心理情景剧的元素,包括选择合适的时空因素,突出心理冲突和行为矛盾,坚持一剧一主题原则、场景切换频率,场景旁白,表演以及对演员的要求等。第六讲:创作心理情景剧二(3学时)运用学习到的心理情景剧知识创作心理情景剧并分组演绎。
微信扫或长按二维码进行课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