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丧”走到“燃”——探寻希望感

2020-11-04

mp47436877_1449648444570_2.jpeg

课程介绍:希望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它在人遇到挫折、困境时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人的心理健康、生理健康、成就都息息相关。本课程带你了解什么是希望、希望的影响因素、如何提升希望感。如果你觉得生活总是缺少希望,或者有些“丧”,不妨来看看这堂微课吧~

教师介绍:陈洁宇,华东师范大学老师

详细介绍:微课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通过尝试模拟交互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新冠疫情爆发时的选择,让学生体验希望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力量。第二部分在体验希望力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缺乏希望感的情况,讨论和分析“丧文化”,引出问题。第三部分是重点和难点,引用斯奈德希望理论模型的框架,从目标、路径思维、动力思维三个角度,针对“丧”状态中缺乏目标、找不到途径而放弃努力、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这些问题,分析和提出提升希望感的可行建议。其中“目标”部分采用思维导图和设置问答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路径思维”部分采用案例的方式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动力思维”部分采用介绍心理学的小技巧帮助学生改变现状。


微信扫或长按二维码进行课程学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