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了!怎么办? 心理微课之揭秘“嫉妒”

2022-11-08


课程介绍:2022第十一届心理微课大赛参赛作品:有一种复杂的情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它就是嫉妒。本次课程将从嫉妒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嫉妒、嫉妒就说明太小肚鸡肠了吗、嫉妒的“两面性”、如何避免嫉妒的消极作用以及发挥积极作用来告诉大家嫉妒了不要紧,要理解并包容自己,看到自己依旧有上进的心,不要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而是确认自己的价值和重新选择。

教师介绍:王梦竹,讲师,2019年7月起任东华大学理学院专职辅导员,2017年6月本科毕业于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2019年6月研究生毕业于国际商务专业,现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学院团委书记、理学院2019级本科生辅导员,东华大学心理教研室骨干成员之一,《大学新生心理导航》必修课授课老师之一。

详细介绍:1、嫉妒everywhere当我们听到有人“凡尔赛”时,当我们开始被迫参与“内卷”时,当身边的人突然超过我们了时,我们开始不是滋味,我们开始“羡慕嫉妒恨”。”羡慕嫉妒恨“?这个俗语我们常常听到、但是嫉妒到底是什么?又和羡慕、恨等情绪有什么不同呢?嫉妒,是当他人拥有优越的东西或者比自己好的时候,心中产生的不愉快的情感。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嫉恨,意思是因忌妒而憎恨。2、为什么会产生嫉妒?诱因:诱因往往来自于“比较”,而且一般是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人。内在解析:由于自己不如别人而使自身优越感减弱或丧失,产生不平衡感与担忧感才是嫉妒的根本,也就是我们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嫉妒既是人呵护自身存在价值的一种方式,也充满了人追求更多存在利益和更高存在价值的渴望。3、嫉妒就说明太小肚鸡肠了吗?情绪本身其实没有好坏的,重要的是我们对待情绪的方式。嫉妒很常见,嫉妒心人人都有,也是非常正常的。他人的身材容貌、聪明才智、荣誉、地位、成就、财产、威望等各种因素都可能成为引起嫉妒的因素,所以我们要允许自己有嫉妒心的存在。我们还可以换个思路看待嫉妒,某一角度来说嫉妒也绝非小肚鸡肠,因为有嫉妒心,反而说明了我们仍有上进的心,仍有想要不断变好的渴望,对这个世界也仍有期待和憧憬。4、嫉妒的“两面性”嫉妒的消极影响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一个人如果不能合理地调节、控制自己,他的嫉妒心就可能对自己、对别人构成威胁,嫉妒心就有可能会妨碍一个人的生活。但是同时人就像一根弹簧,遇压而张,当别人在某方面超过了你时,就会感到一种压力,并产生一种要打破这种不平衡而超越对方的愿望。这时嫉妒心就转化为动力,激励你努力进取,不断向上。因此,嫉妒也是可以带来积极影响的。5、如何避免嫉妒的消极作用,发挥积极作用①掌控情绪:承认这种嫉妒的感受源于自己,做自己情绪的主人。②承认差异:意识到人之间有差异是正常的,多关注自己的“已拥有”。③充实自己:多充实自己关注自身,通过合理渠道宣泄不满。④欣赏他人,激励自己:看到对方的闪光点,与其酸别人不如甜自己。


微信扫或长按二维码进行课程学习

分享